您现在的位置是:善导梵修 > 助印放生 > 替去世的亡人放生对亡人好不好,问:死亡好像还很遥远?

替去世的亡人放生对亡人好不好,问:死亡好像还很遥远?

时间:2024-02-12 10:45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870

替去世的亡人放生对亡人好不好,问:死亡好像还很遥远?

3、这件机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死亡焦虑症患者的内心压力,让他们轻松的体验一次。

4、Kolkman表示,Outrospectre能够帮助临终病人感受“生命是个自然消亡的过程”,让病人面对死亡时更加从容。

5、海德格尔曾说:“人是向死的存在。”向死而生,并非导向虚无,却是以重“死”的方式激发对“生”的思索。

6、死亡体验,并非一场游戏,而是让我们学会面对死亡,从死亡中学会生活。

7、有一种人对别人很好,却不能善待家人。对吗?

对别人能发挥那份爱心,对家庭自然更少不了爱。但是有些人会爱别人,却不爱自己的家人。常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的子女对别人都很好,但对我们讲话时,态度却很不好?在外面,人人都说他好,很赞赏他,可是一回到家中,却令我们很头痛。’这种问题目前社会上很多。

其实这种人就像被折断的树枝。我们看一棵松树,不管在冰天雪地或是烈日骄阳下,它都很青翠。为什么?因为它有根啊!如果把这棵松树的树枝锯下来,放在水中,虽然它还保持青翠,几天后水分消失,它也就枯黄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人没有爱心,不听父母的教诲,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爱的良知,这就像被砍下来的树枝,是没有根本的。人如果能先圆满家庭,对父母尽孝,夫妻之间保有忠诚,把子女教育好,时时鼓励家人去关心社会人群,这就是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使自己的家庭稳固和睦,然后去影响别人,这才是巩固根本。

如果一个人只对外人好,却对自己的家人都不好,那是很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在外接触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彼此客气,只是应付应付而已;而与家人是长年累月的相处,所表现的面目才是真的,对自己的家人好才是真好,对父母真正地孝与敬,才能对别人真正地敬与爱。

8、


9、

10、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标签:

友情链接: Friends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