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哪里能放生鲫鱼,宁波东钱湖霞屿禅寺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07 浏览:782次

一、南宁哪里放生蝌蚪最好

1、霞屿寺,座落在宁波东钱湖的霞屿山上,宛若一朵静美的莲花,漂在东钱湖的湖心之中。站在寺里的每一个角落,但见湖水涟漪,杨柳依依;远观群山绵绵,雾岚缭绕;山重水复间,又别有洞天。正所谓“湖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2、霞屿寺现建有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地藏殿、药师殿、玄坛殿等主要殿堂,及西方船、七星如来长寿塔、九龙壁等数处景致,使霞屿禅寺具备了丛林和景区的双重特质。小普陀景区以其朴素、典雅的自然山水引人入胜,乐而忘返。古往今来,引得众多名流学士咏景吟胜,赋诗填词,留下了众多佳作。

宁波哪里能放生鲫鱼,宁波东钱湖霞屿禅寺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霞屿禅寺就是这样的地方,霞屿山确实不高,高不过十米,占地不足五亩。不过,确切地说,应该是“有洞则名”,霞屿寺乃因南宋大学士史岩之为方便其母进香,仿普陀山梵音洞,凿洞建寺而成。“补陀洞天”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确切地说,就是洞在寺先,霞屿寺更因此洞甚灵而名声四出,号称“小普陀”。

4、“补陀洞天”,有一个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据《延佑四明志》卷十七释道考中霞屿寺条记载“霞屿寺,在县东南六十里,东钱湖之心,小屿兀然于其中,大资史岩之凿山为观音洞,仿宝陀之山因,建以奉,且割田以赡。”另据《四明古藤史氏宗谱》记载,三十七世祖吏部尚书史岩之,待母至孝,其母八十大寿,想到海天佛国普陀山朝山进香,史岩之担忧如此路途遥远,海上颠簸,老母年迈体弱,又不能违母之愿,于是就近在东钱湖的霞屿山上,开洞建寺,供奉观音。

5、寺成,这天风和日丽,史岩之预先安排了一艘大船,他把老母扶进船舱坐定,然后扬起风帆,荡起橹浆,在东钱湖中周游。每当夜晚,船工便按史岩之编的话向老人报告:“船到招宝山了”,“船过沈家门了”。船在东钱湖上游荡了三天三夜,最后驶到石窟之前,船工高声报告:“普陀山到了!”候在那里的和尚见大船靠了岸,赶紧念经的念经,敲木鱼的敲木鱼,烧香的烧香,哄得史母确信到了普陀山。于是,史岩之便扶着老母进入石窟,烧香拜佛,了其心愿。

6、“补陀洞天”也就这样永远的地勒石为记了。

7、说起“补陀洞天”,有时会让人怀疑是否写错字。原来“普陀山”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也写作普陀洛迦、补怛洛迦、补陀落迦、布达拉等。都是小白花之意。“普陀”与“补陀”只是音译出的两个音,故而称“补陀洞天”也就是观音道场。不过,就“补陀”来说,理解作补“普陀”之无,小普陀乃观音菩萨在宁波东钱湖的应化道场,亦未偿不可。

8、自从开洞建寺以来,江浙信众流传着一句“要朝大普陀,先朝小普陀;若朝大普陀,亦朝小普陀”的口号,无论先后,小普陀作为必到的观音道场,香火日盛,故而小普陀的主殿亦与一般寺庙不同,主殿为圆通宝殿,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及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千手千眼及三十三化身,皆是观音菩萨大悲心的体现,体现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无刹不现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的观音大悲精神。

9、小普陀东门的湖边水面上,还有一尊高十米,通体雪白的水月观音,以湖水为莲台,青山为背景,站在湖水微波中,以慈祥、柔和、关爱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观音菩萨也就这样,再一次定格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10、2010年9月20日,小普陀霞屿禅寺隆重举行了妙明法师荣膺住持晋院庆典。自此,霞屿禅寺“名蓝得新主,诸佛生欢喜;宝鼎涌祥云,法水永流长”。

二、成都南河适合放生什么

1、自妙明法师晋院以来,从内至外对霞屿禅寺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和创建。首先,妙明法师四处聘请尼众僧才,使小普陀僧众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第努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僧人工作、生活、修行条件;第三勇于创新,创办网站,开创首个网上有偿投稿,加强了交流与宣传,提高了寺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发挥自身能言善讲的特色,开展讲经弘法的各种活动,一个听经、讲经、闻法的学佛班,正在筹划进展中。

2、小普陀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新荷,等待着来日一展芬芳。

3、妙明法师,系闽南佛学院第九届本科毕业僧。1974年出生于河南。1991年于河南南阳桐柏山桃花洞普化寺出家。1992年在洛阳白马寺受具,之后先后于洛阳、南京、上海等地参学。1999年9月考入闽南佛学院,2005年6月闽院本科毕业。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于福州正心寺教书,兼任僧值。2006年任浙江省宁波市永义讲堂住持,每月固定时间讲经说法,领众共修,并参加宁波市所举办的讲经法会、慈善福利事业等。2010年9月2日始,入住浙江宁波小普陀霞屿禅寺,现任永义讲堂、霞屿寺住持。

4、宁波佛教协会会长诚信法师捐助

5、大菩文化浙江讯5月17日,宁波佛教协会发布《惠助释子,颐养耆老——宁波市佛教协会“佛诞一日捐”倡议书》,以下为具体内容。

6、全市各佛教协会、寺庙,四众弟子:

7、“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也是佛门的传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可就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着这样的一群人:小寺小庵,人少,缺人照顾的年老僧人,因重大疾病或特殊事故而陷入困境的老年僧人人群,他们是佛教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是我们的长辈法眷!

8、佛法因有僧宝而不断绝。经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虚云老和尚说:“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每一位僧人,都是世人福田。当他们老了、病了、身体孱弱了的时候,生活起居饮食种种不便,同样需要他人的善心帮助。

9、佛陀曾亲自照顾老病比丘。《增一阿含经》云:“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盂兰盆经》云:“若能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众,藉此十方僧众清净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养者,往昔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远离三恶道,现世父母及其本人,长寿无病无恼,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乐。”唐道宣律师,持戒严谨,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师问天神:“人间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斋僧功德最大!”斋僧即供僧也,佛经中再再强调,老人为至宝,供养老病及力薄无助僧人,尤为切要必须。

10、日行一善,功满三千。本会在浴佛节来临之际,倡议全市各佛教协会、寺庙及四众弟子积极开展和参与“佛诞一日捐”活动,随缘乐助,并把全部捐助款汇入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由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统一安排项目,手牵手惠助清贫释子,心连心温暖老弱同伦,以实际行动践行佛陀精神,解决我们自家人、身边人的真正困难,共创和谐!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善导梵修平台 善导梵修平台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