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6 10:1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240
1、 农历四月廿5月23日) 2、逢此殊胜日请广行善事,广做功德 3、吃素放生、诵经礼佛等,作何善恶成千亿倍。 4、药王菩萨生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梵名Bhaişajya-rāja,音译鞞逝舍罗惹。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一。 5、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有时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侍。药王、药上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预言,这两兄弟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和净藏如来。 6、药王者,一切众生远离病苦、贫苦、逆苦、业苦之良药。药王菩萨就是要施与众生种种重病的良药,使众生身心安康。众生由于过去造种种恶业,四大假合生死之身必定痛苦无常。《圆觉经》说: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知道此身是假,但必须借假修真,证得常住真心才能远离病痛,这是菩萨的教育。所以,药王菩萨指示我们不但要医好现病,也要医好历劫之病。故此我们要施药、施妙法于百千大众,令其彻底离开病苦、痛苦,这才是药王菩萨真正的施药精神。 7、迦留尼迦。陀奢罗。莎呵。 8、阿竹丘阿竹丘。摩瞪只。波登雌。 9、佛驮遮犁。迦留尼迦。莎呵。 10、诵读药王菩萨圣号至诚祈愿: 二、什么适合放生财神 1、祈愿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六时吉祥,弃恶扬善,离苦得乐,共证菩提,早登极乐!愿众生消除恶业,增长福德,功德倍增! 2、今天在这个地方,我们读这一句经文,我们也把它特别约束在五戒上,希望对于五戒要有比较深层的认识。五戒是佛法的根本大戒,前面四条“杀、盗、淫、妄”是性罪,性罪是你不受戒也犯罪,决定不是好事情;末后一条叫遮罪,遮罪它本身没有罪,它是属于防御的性质,就是不饮酒。为什么?酒醉之后乱性,不能控制自己,往往犯杀、盗、淫、妄。这种情形我们在现代信息、报章杂志里面常常看到,许许多多犯罪的,大概都与饮酒离不开。确确实实酒是帮助犯罪的增上缘,所以佛法特别把它列入在重戒,这个很有道理。 3、戒跟善有差别,前面我们讲了十善,五戒前面四条,在十善业道里头都讲过:不杀生、不偷盗,十善里面讲不邪淫,五戒对在家同修来讲也是讲不邪淫,对出家的是讲不淫欲。不妄语,十善里头也有。戒跟善,差别在哪里?差别在用意不相同,希求的果报不一样。修善的目的是要得人天福报,目的在此地。像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不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不偷盗得大富大贵的果报,不邪淫得相貌端庄的果报,所以它是求世间果报。戒律的目的就不一样,佛法的教学,实在讲就是教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持戒的目的是要得清净心,目标不一样。决定不求人天福报,求清净心、平等心,这是属于定;因定开慧,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就发慧,智慧就开了。所以戒定慧是性德圆满的流露,而十善则是性德里面的一分,不是圆满的,是一分。善跟戒,我们要有能力把它清楚的辨别,因为在形相上是非常接近,用心、果报不相同。 4、五戒前面的四条,“不杀生”,我们晓得九法界有情众生,即使蚊虫蚂蚁、蜎飞蠕动,哪一个众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些众生,尤其是六道,没有觉悟,执着这个身就是我,杀害牠,不但前面讲是性罪,什么叫性罪?违背了性德。性德是什么?性德是大慈大悲,违背性德称为性罪。你杀害一切众生,你伤害了你自己本性里面的慈悲心,同时还要引发这个执着的众生,牠报复,跟牠结下这个怨恨,牠不会放过你的。 5、佛门的同学,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读过《三昧水忏》,你看看悟达国师他的冤亲债主,居然跟他十世;这在世间轮回转世十次,还是跟着他,找机会来报复他。悟达国师不错,十世都出家、都修行,出家修行有护法神保佑,这个冤亲债主没有办法报复。到第十世,他修行的功德愈来愈殊胜,做了皇帝的老师,国师。皇上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他接受之后心里很欢喜,生了一点点傲慢心,就是感觉得非常荣耀,感觉得有一点骄傲。这个念头一生,护法神离开了,冤家债主找上门来,害了个人面疮,几乎把命送掉了。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要知道警觉,跟人家结的这个冤仇,生生世世他都不饶过你,他都在等待机会报复,这个事情麻烦!一个是损害自己性德,一个是招惹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6、所以真正觉悟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无论我们受人家的毁谤、侮辱、陷害,乃至于杀害,我们晓得是过去生中的冤业。如果没有这个冤业,他为什么不害别人,他来害我?肯定过去生中有过节,现在果报现前了,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很明白,怡然承受,一丝毫怨恨心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没有,这个帐了了。纵然这个身被杀害,这个帐也了了,决定没有报复,决定没有瞋恚。身虽然被人害死,被人杀掉,神识上升了,如果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得生。 7、对于一切冤亲债主,真正觉悟的人是感恩戴德。所以我们常讲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冤亲债主给我们做逆增上缘,顺境善缘帮助我们提升,逆境恶缘也帮助我们提升。我们得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一生能够圆成佛道,就是这个本事。培养自己纯净的心、纯善的行,没有一丝毫不净,没有一丝毫不善,一生圆满菩提。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应当全心全力效法善财童子。 8、所以对于极小的动物不能够伤害,冤家对头也不能够有伤害的念头。不但是不能杀害,叫他因我而生烦恼,我已经有过失了。菩萨怎么办?菩萨,人家不欢喜我们,我们躲避,我们远离,不要让他生烦恼,这是菩萨道、菩萨心、菩萨的行为。这样这一条戒才算持得有功夫,在心地上用功夫,把伤害一切众生的意念断掉。 9、这个禁戒不但要持,我们能够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叫持戒。如果更积极的,不但不杀生,而且能发心护生,这就变成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小乘戒属于自利,菩萨戒是利他。我们不杀生是属于自利,护生这就是利他,利他就变成菩萨戒。我们不但不偷盗,不偷盗是自利,反过来我们能够普遍的布施,能够处处帮助别人,舍己为人。不偷盗,反过来也是菩萨利益众生,普度众生,都在这个念头上看你怎样转法。佛法、世出世间法都在一念之间。 10、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