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哪个公园适合放生乌龟的地方,明代南京佛寺知多少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1 浏览:318次

一、放生乌龟可以放水库吗

1、--------------------------------------------------------------------------------

2、《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提起历史上的南京佛寺,相信每个人都会吟诵起杜牧的这首千古名篇《江南春》。的确,佛教自东汉末年传人南京,南朝时各朝先后建都于此,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南京佛教盛极一时,成为全国重要的佛教中心,佛寺多达700余所,“南朝四百八十寺”为当时南京佛教、佛寺繁盛的形象说法。南朝以后,南京政治地位下降,佛教时有兴盛,断续发展,但已远不及南朝,佛寺数量大减。到了明代,南京先后作为首都和留都,政治地位提高,再次成为全国的重要佛教中心,佛寺大量修建,为南朝以后又一高峰。

4、登载明代南京佛寺最多、最详细者为明人葛寅亮所编著《金陵梵刹志》。葛寅亮,字水鉴,号屺瞻,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先后任福建提学参议、湖广提学副使,寻授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明朝制度,礼部“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祠祭司“分掌诸祀典及天文、国恤、庙讳之事”,“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师巫、音乐、僧道人,并籍领之”(《明史·职官志》)。可以说,南京佛教、佛寺之事正是葛寅亮主管诸务中的一项。其时,南京佛寺中制度涣散,寺田流失,佛寺萧条,颇不利于佛教的维持和发展,也影响了封建制度的巩固。葛寅亮到任后,将具备规模的佛寺按照“就近”原则,分为大、次大、中、小几种类型,以大寺统次大寺、中寺,次大寺、中寺统小寺,实行严格统属管理。他清田定租,“先朝之赐田以赡缁流而久夺于豪右者,皆悉力复之”(《苍霞余草》卷1《宪使屺瞻葛公颂德碑》),并拘集佃户确定寺田租额。他主持订立佛寺各项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等。为了巩固和记录改革成果,他编集《金陵梵刹志》,详载各佛寺类型、位置、沿革、殿堂、公产、艺文、制度等。因此,《金陵梵刹志》是登载明代南京佛寺最多、最详细者,其权威性、可信度相当高。

5、那么,《金陵梵刹志》究竟登载了多少佛寺呢?其凡例称共登载大寺3所、次大寺5所、中寺32所、小寺120所,计160所。但是,根据我们的统计,该书实际上登载大寺3所、次大寺5所、中寺38所(上、下瓦官寺,原文作一所,实为二所)、小寺130所,计176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金陵梵刹志》于万历后期编集,当时登载160寺;不久,葛寅亮“适请告去”,未能刊行;天启年间,他任南京尚宝司卿,为《金陵梵刹志》作序刊行,又对登载佛寺稍作增补,但凡例中的相关内容未遑修改,以致矛盾。《金陵梵刹志》登载的佛寺及其在书中的卷数,请看附表:

6、另外,该书卷53在介绍各寺公产时,又补充了有寺田的4所佛寺,即窑墩庵、西坟庵、清溪庵、万松庵。这样,《金陵梵刹志》登载佛寺应为180所。

7、《金陵梵刹志》作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左右,其所登载180所佛寺大体反映了当时南京存在的佛寺情况。另外,该书卷2《钦录集》洪武二十一年条记载,明初在凤台门附近有罗汉寺;洪武二十一年条记载,明初在南关外有百福寺;卷33罗洪先《冬游记节文》记载,明中期在凤台门外祝禧寺附近有万岁寺。

8、总计,《金陵梵刹志》中有名称的明代南京佛寺共183所。

9、在其它一些史籍,包括南京的各种方志、野史笔记、明人文集、高僧传等,以及最近考古发掘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明代南京佛寺的名称,共计24所。明代南京佛寺的总数,由于资料缺乏,回答这一问题相当困难。但是,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它作一估计。其《金陵梵刹志》中记载有万历后期南京大、次大、中、小佛寺约180所,另有“最小不入志者百余”(《金陵梵刹志》凡例),加上其后所建,则至明末南京佛寺起码应有300所。

南京哪个公园适合放生乌龟的地方,明代南京佛寺知多少

10、《金陵梵刹志》所载及其所谓的“最小不入志”的佛寺中不知是否包括那些私创佛寺。众所周知,明代一直不允许私创佛寺。万历十三年(1585年)正月,明神宗先是“诏毁天下私创庵、院”,数日后又令停止执行,“仍禁以后不得私创,犯者重拟”(《明神宗实录》卷。这样,就默许了那些私创佛寺的存在,也为私创佛寺的进一步出现提供了条件。如果所谓的“最小不入志”佛寺即是这些私创佛寺,则明代南京佛寺总数也就是上面所估计的300所左右。

二、父母经常放生的孩子有好处吗

1、所谓的“最小不入志”佛寺也可能不包括那些私创佛寺,因为毕竟它们没有明确的合法身份。作为南京礼部官员的葛寅亮,在《金陵梵刹志》中也不会提及它们。如果这样,那么明代南京佛寺数目还应更多,问题也更复杂。对明代南京的私创尼寺,时人有一些模糊的记载。如,嘉靖年间,南京礼部尚书霍韬拆毁南京尼寺及变相尼寺近140所后,迨其离任,人称“尼复集,庵复兴,更倍往日矣”(《万历野获编》卷27《毁黄姑寺》)。这能给我们一些提示。明代后朗的私创尼寺即使是以同于霍韬所拆毁者计算,也应有150所。私创尼寺有150所,则即使按保守估计,整个的私创佛寺起码应有300听。这样,明代后期南京佛寺总数应在600所以上。

2、大菩文化江苏讯2月21日,南京栖霞古寺发布有序恢复对外开放通告,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疫情防控有序开放,以下为通告全文。

3、有序恢复对外开放。开放后,寺院继续按照从严从紧的要求,严格落实不举行聚集性宗教活动;严格落实入寺人员预约措施,入寺参观人员需戴口罩,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查验“苏康码”、“行程卡”、进行体温测量,并实名登记;所有入寺人员请在义工的引导下,保持一米距离,有序进寺、离寺。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4、祝新年快乐,六时吉祥,法喜充满,诸事和顺!

5、南京的寺庙与教堂建筑文化比较

6、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曾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和明8个王朝建都于此。因此老的建筑承载着上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新王朝在攻城掠地时便会大肆破坏原有朝代的建筑,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都市圈不断扩大,建筑也得以推进发展。

7、唐末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的就是南朝时期南京佛教寺庙的数量之多。据记载南京历史上寺庙最多时达500余所,但由于中国的宫殿和塔阁基本为木架建筑,容易遭到火灾和风雨侵蚀的破坏,再加上改朝换代时有意识的拆毁,所以到今天,仅剩10余所。其中最富盛名的当数栖霞寺和鸡鸣寺。

8、建于1870年的石鼓路天主教堂是南京现存最早的教堂,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它是由最早来南京传教的被称为“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者”——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所创办的。16世纪末利马窦曾先后三次来南京,并于1599年在城西罗寺湾购买私宅,略加改造,作为个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小教堂。1603年,利玛窦在朝阳门卫岗附近正式建造了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到了1618年,由于南京教案的原因,这座西式教堂被拆除。晚清时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地侵入中国。1864年,法国传教士雷居迪随法国的炮舰来南京复堂,在原佛教古刹寺的废墟上建堂,1870年建成,定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即现在的石鼓路天主教堂。北伐战争中该堂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国民政府拨款重修。石鼓路天主教堂在外观及内部结构上模仿了罗马风的做法,主要采用了西方古代教堂拱顶结构及光纤色彩的传统手法。由于技术和材料上的限制,该堂的屋顶结构仍然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屋架,下面用曲线的木构件和灰板条模仿罗马风的圆拱作为吊顶,虽是仿作,但几可乱真。如今,该堂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

9、佛教和天主教、基督教发源地不同、宗教教义不同,因此寺庙和教堂在使用功能上除了上)面所说的共性以外还有不少差异。寺庙的功能分散,由很多建筑分别来承担,而教堂功能集中在单一的建筑上。

10、寺庙有很多建筑,每个建筑多有自己明确的功能。通常人们在寺庙里烧香拜佛多数出于自愿,僧侣很少会公开大规模的宣传佛教教义。同时寺庙一般带有园林,其布局及建筑形式具有中国园林的特色,殿堂楼宇、亭台回廊,小桥流水、绿树掩映。实际上寺庙兼备了供人们游览的功能。寺庙的园林决定了朝拜点分散,它的观赏点也散落园中。所以人们在寺里的朝拜、观赏行为就很“散”。往往是拜了天王拜大佛,拜了罗汉拜菩萨。而且人们不能在殿内过多停留,因为没有香客落座的地方,只能拜了就走。由于环境使然,中国的寺庙具有动态的特点。寺庙里的宗教气氛虽然较浓,但人们三三两两的到处膜拜、游走,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反而感觉寺庙很亲切。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善导梵修平台 善导梵修平台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