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佛教的次第来讲,名字即佛。我们这些人没开悟,我们具有佛性,就是“理即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烦恼没断。到“观行即佛”的时候,还没有断惑,但他圆伏三惑,不起现行。在生活中,和佛的境界是一样的,但他根儿没断。到“相似即佛”,就是圆教的七信位,到那时候,他才能够初信断见惑,得须陀洹果。到七信,断思惑,得阿罗汉果,才超出三界,了脱生死。再往上,到圆教的初住开始,断无明惑。他是那么一个境界,到那种境界,祖师真正达到在那种境界生活的时候,所以他才能有“以无事为兴盛”这种提法,以修行为根本,他已经见到法身的境界,断惑了。
他能以“无事为兴盛”,实际上就是做无事道营,无事无所不事,终日吃饭没有嚼得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有挂过一缕丝、一缕纱,他是那么一个境界,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意思是说,一定要以明心见性为根本。那时禅宗的祖师大德是以明心见性为根本、为出发点,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你就不够佛弟子的资格。他的含义是这个,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本文系弘化社于2010年亲近长老的开示实录,曾刊登于揭阳佛教2010年第4期)
为您代放生鲫鱼、鲤鱼、甲鱼、泥鳅、黄鳝、螺丝,放生结束一对一发送放生视频,如亲临现场,敬请放心。揭阳放生鸭子,揭阳乌龟放生地点公布,揭阳放生最佳地点,揭阳比较正规的放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