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7 08:55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801
一、什么鱼不宜放生 1、江苏昆山县翰林徐锡余的母亲许太夫人,严持斋戒,奉行众善,每日礼佛诵经,从不间断。 2、明崇祯丁酉年冬天,是太夫人六十寿诞。这天太夫人照常拜佛修福,设斋供养众僧,将亲友赠送的寿礼,用以刻印法华经,答谢亲友祝贺,宴席一律备用素肴,并将所刻印的经书,每人各赠一部。识得法宝的人,莫不欣羡赞叹。 3、后来太夫人更加康强寿考,子孙兴盛满堂。 4、放生池的来历还有一则传说故事:很早以前,九山河边的一间小屋里住着一名吃喝无度游手好闲者,人称“酒徒人”。每年春夏之交,他常寻找蛇、青蛙作为下酒菜,而其妻勤劳贤慧靠纺棉花度日。 5、放生池(11张)有一年四月初酒徒不知从何处弄来两小一大油菜花蛇(无毒蛇),将两条小蛇烹煮供自己食用,嘱妻将大蛇暂养笼中待次日与友共尝。至深夜,妻察觉蛇身有亮光,似有哀求流泪之声,甚觉怜悯,遂提笼至九山河放生,欲回时蛇复游来绕其双足,使之移动不得。不久只听一声巨响,小屋倒塌,酒徒死于非命。 6、放生池的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放生鱼的池子,更重要的他是一种激发众生慈悲心的手段。 7、当然,不否认很多寺院把放生池作为盈利的手段。放生池的意义因此受到质疑。那些错误做法的发起人会受到应有的报应。但放生池本身的重要作用,不应该因此被忽视。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应该坚定行善的信念,不管出现什么纷扰。放生的时候,也不要掺杂功利色彩,那样才会帮助被放生的众生,你自己也才能真正受用。 ![]() 8、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06智者大师凿放生池 9、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 10、自后,也有很多明君高僧倡导,唐肃宗乾元二年,下诏天下州县,各立放生池。宋真宗天喜元年也下诏天下广立放生池,杭州西湖,就是宋朝时设立的放生池,现在成了有名的胜地。到了明朝莲池大师,也在上方、长寿两处设立放生池,并以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因此,自古以来景仰德风,发心慈济物命之仁人君子,真不可胜数。 二、供僧和放生哪个功德大 1、可惜世代久远,提倡者离世而去,时局变更,善法也败坏了,如今渔火,已如星布,夜半电鱼者,飘飞水面,平时又有钓鱼比赛等残害物命的活动,实在令人悲叹! 2、----------------------------------------------------------------------------------------------------------------- 3、更多莲池大师佛学内容 4、----------------------------------------------------------------------------------------------------------------- 5、假期,我和爸爸在南山公园钓到了一条金光灿灿、活蹦乱跳的小鲤鱼。爸爸说:“海阔凭鱼跃”,小鱼儿应该到更广阔的、属于它自己的世界里去,否则,就像《自由和生命》里的画眉鸟似的,最终会郁郁寡欢,不再高兴和快乐。听了爸爸的话,我们兴高采烈地向凤凰湖进发,去为小鲤鱼寻找新的天地了。 6、一路上,我感觉到天空变得更蓝了,云朵变得更白了,仿佛给天空盖上了一床大被子;路边的草儿更绿了,花儿更香了,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和欢乐。 7、很快,我们来到了凤凰湖桥边。我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爸爸递给我的鱼缸,目不转睛地对着小鲤鱼轻轻地说:“再见了小鱼儿,快点回到大自然妈妈的怀抱中去吧,那里有更多的好朋友在等着你呢。”说着,我把小鲤鱼慢慢倒入了湖水里。而这条红色的小鲤鱼在碧蓝的湖水里面静静地、缓缓地摇着小尾巴,与我相凝视着,久久不愿离去,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让我重新回到大自然,重获自由和新生。”后来,小鲤鱼在我的目光里慢慢的消失了…… 8、我和爸爸轻吟着“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劝君莫杀春之生,伤母连子悲同意。”的诗句,迈着轻松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9、一片干涸的农田,之前种过莲藕,收成不怎么样,亏本了,废弃了两年。 10、没人种植,不过自然生长的藕还是有。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