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师精彩讲座:深入解析《六祖坛经》——一九八一年台湾中广精彩实录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5 浏览:901次

法达和尚。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拜祖师。头不着地。师曰 "我不能向你行礼,但我不会下地。为何不行礼!你心中一定有一件事。埋头修行什么事?曰:读《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法达禅师。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一日。他来曹溪礼敬六祖。他态度傲慢。六祖说:"你既然来此参拜。就应该按照规矩来拜。拜的时候头不要着地。这种拜法的特点就是傲慢。与不拜无异。我相信你们心中一定有

佛教网上有见弘法师的讲经说法吗?

净土法师精彩讲座:深入解析《六祖坛经》——一九八一年台湾中广精彩实录

有一件事。你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你一直都在研究什么?" 法达禅师说:"我一直在诵读《法华经》,在佛经中已经有三千部了。法华经》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在中国 天台智顗大师根据这部经建立了法华宗。天台宗。这部经很长 近七万字。据一般读诵。一天读一部的话 三千部《法华经》大概要十年才能读完。由此可见 法达禅师对《法华经》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说是烂熟于心。这就是他引以为豪的讲经说法的意义之所在。

处。师曰 若读至万部。得经义。不以为胜。然后与我同行。汝今负此因缘。不知过。听我偈语:礼此折钵幢。为何头不着地?有我罪孽生。福业之死,无以复加。

六祖说:"不要说你读了三千本书。你读的是一万本书。如果你真正理解了佛经的意义。如果你没有丝毫傲慢 你就能与我同行" "与我同行" 意思是达到同样的觉悟水平 我说:"你没有完成今天践行佛法的伟大任务。你还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然后上师为他说了一段偈语 "仪轨是折叠衣钵。为何头不着地?有我之罪生。死福无双。"礼就是折叠衣钵" 礼,就是恭敬。在佛门中,拜是拜倒在地 这是为了降伏我们的傲慢习气 因为傲慢是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 "你的头没有着地。为什么你做礼拜时头不着地?"自负之罪生。死福无量。死 "与 "无 "有关。所有的罪孽都是由 "我 "造成的。这个 "我 "就是我的贪欲、我的主见、我的怠慢。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 "我"。就会有各种分别、执着和妄想。在佛教中 我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死业的 "死 "就是 "无我"。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这种功德和福报是无与伦比的。

老师又问:你叫什么名字?说:法达。师曰:汝名达摩。何曾达法?复曰:汝今名法达: 汝今名为法达。勤诵未曾歇。空诵但随声。心念菩萨。汝有是故。我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出。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我叫法达。" 六祖说:"你叫法达。这是个好名字。是不错!但你有没有悟到佛法?" 于是他说 他又为他念了一首偈 "你叫法达 "你一直勤于诵经" 这指的是法达多年来勤于诵读《法华经》 他每天都勤于诵读《法华经》 "妄诵但随声"。虽然他诵读《法华经》这么多年。你已诵经三千部。可惜的是,你一直无法理解《法华经》的含义。你没有理解《法华经》的含义。"心地清净,名为菩萨。这句话非常重要。提醒他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才能称为菩萨。真可惜!你念佛念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悟出你的本性 "为了你 I

僧侣布道视频

我今天就为你说出来" 我们两个是命中注定的 如果我们没有缘分 那就无话可说 但既然我们注定要在一起 我当然要给你解释一下 "佛本无言 莲花从口出" 只要真正相信佛祖无言 这句话就是终极真理 "大道无言。言为妄语。世尊曾在《金刚经》中说过 如果有人说佛会说话 就是谤佛。这是一个说明。佛的说法是 "无说而说"。说而不说。因此。我们修持佛法,读诵经典。切不可执着于字、词、名、相等,这就是 "信佛无言"。说无字之言,方能 "口吐莲花"。妙法莲华指《妙法莲华经》。法胜偈。悔谢曰 现在和以后 我将凡事谦卑。我诵《法华经》。我不解经义。我心常有疑。出家人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义。师曰:法大!法,甚达。汝心不达。经文无疑。汝心疑。汝读此经。此经何教?达达曰:学人达根听完这两句诗,法达禅师深受感动。他深受感动。于是,他向六祖忏悔、感恩。他说:"从今以后 我要学会谦卑和恭敬地对待一切"。说完这些话后 他又向大师请教:"我读了法华经。我不明白经文的意思。我心中常有疑问。僧人智慧广博。请您简单讲讲《法华经》的意思。" 六祖说:"佛法甚契。佛法是很有觉悟的。可惜你的心没有开悟,《金刚经》中没有疑义。是你心中有疑"。于是他问他:"你诵读此经的目的是什么?你诵经的目的是什么?" 法达禅师说:"我的根性很钝。我只知道照本宣科。我不明白这部经的原理。" 六祖说:"我不会念。你把这部经念给我听一遍,我再给你解释。我会给你解释的。法达高声诵经。当他读到方便时

佛经下载区

字。六祖说:"好了!你可以停下来了。此经本是以因缘际会为原则。无论讲多少比喻。也不能超越这个原则。什么是业力?经中说:"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这件大事。也就是佛的知见。世间人。世人执着于相。内迷于空。若能离相于相 于空性中,即离空性。不执内,不执外。若悟此法门 一念开心智。即是悟佛"。佛等于悟。分为四门: 开悟。证悟。开悟。觉悟。听闻启示 即能觉悟。即悟知。本真显现。切莫误解经义。见他道之悟。我是佛的知见 我等无份。如果这样理解。就是谤经毁佛。

佛 "是梵语。意思是觉悟的人。六祖说:"《金刚经》的宗旨可分为四门:开悟。示悟。开悟。入悟"。这个解释既简单又透彻。法华经》的这段经文说:"开悟入佛知见"。六祖完全是从义理上解释的。六祖特别教导法达:"若闻启示。则能觉悟"。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解释开悟。觉悟是迷惑的反义词。不迷惑就是觉悟。狂喜与觉悟的定义。有很多层次。小乘有四果四向。大乘有五十一个层次的菩萨。由此可见 其标准层次都是不同的。这部经 六祖是对根性高的人说的。也就是说。六祖的标准是最高的标准:一乘佛法的标准。这个标准还在大乘之上。觉。小乘的意识是什么?一乘的觉悟必须明心见性,换句话说。迷失本性。这都叫不觉。不仅凡夫不觉。不仅凡夫不觉,二乘人、权教菩萨也不觉。据说他们都是佛教。你可以从所有经文中仔细观察。它不是宗教。我们承认佛教是一种宗教。这也是谤佛谤法。为什么?它不是宗教。你说它是宗教。这不是诽谤吗?所有的宗教 一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 宗教家不等同于上帝。举个例子 外邦宗教谈论上帝。人不能等同于神。不能说每个人都去做上帝。这不够好!佛教中没有这种说法。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我们确实在延续佛陀的智慧。弘扬佛法 利益众生。首先,我们不能谤佛谤法。佛陀讲的是平等。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什么是 "佛"?佛就是有大智慧、大觉悟的人。佛说 这种大智慧、大觉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并不是他独有的。所以。六祖在此提醒达摩祖师,佛的知识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佛就是觉悟。觉悟的知识是人人共享的。

他是佛。他已经有了知识。你为什么还要打开它呢?现在你应该相信 佛的知识 只是你的自心。没有其他的佛。覆盖众生 他们被自己的光明所蒙蔽 觊觎尘境 外扰于内。他们甘于被驱使。世尊从三昧起。以种种苦言 劝其休息 莫向外求。汝与佛无异。是故我言:"开佛知见。我也劝告所有人。常开佛智。世人之心是邪恶的。愚痴造孽。善口恶心。嗔恨与嫉妒 谄媚与傲慢 侵人害物。启迪众生自知。

六祖说:"他是佛,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他已经成佛。他已经获得了圆满的智慧。他已经获得了开悟的知识。你还需要打开什么吗?应该相信。佛的知识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它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除了我们自己的真心,别无他佛。没有别的佛"。可惜众生自己蒙蔽了自己的本心。这样,我们无穷的智慧之光就无法显现。这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在于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教中有这样的概括。不外乎两种:一种是 "烦恼障"。一种是 "所知障"。什么是 "烦恼障 "呢?当我们的根尘相互接触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嗔心、贪心、慢心。"贪尘境。"外因扰乱了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阻挡了自性中的智慧之光、觉悟之知。佛陀的教诲无非是教我们恢复本性的本能。这是一个问题。佛陀只是我们的增上缘。它从侧面给了我们一点帮助。只要我们

僧侣传道规则

愿意接受。我们愿意付出努力。这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启迪、自我发展的问题。没有办法依靠任何一个人。六祖说:"我们现在麻烦释迦牟尼佛了。他从禅定中发出种种苦言。只为劝我等断妄念"。我们要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悟,我们要成佛。就是要觉悟大智慧、大觉悟。我们从哪里开始呢?从放下一切业障开始;换句话说。你必须从一颗纯净的心开始。心不清净。这是障碍。这是烦恼。因此。学佛者的心必须清净。心要清净 必须放下一切名、利、色、六尘。修一颗平等心 修一颗清净心 由平等而清净 慈悲无边 利益一切众生。是故 此事须向内求。而非向外求。向内求。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所以才叫开佛知见。知道了这一点,就能理解 "示、悟、入 "的含义。

六祖说:"我常劝众人。我常劝世人,常在自心悟佛知见"。"在自己的心中,要时时觉悟。不要迷失在境界中。不要迷失在自己的知识中。迷于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所知障。这仍然是自己大彻大悟的知识障碍。"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心中充满了邪念和妄想。所以才会造下种种罪业。口善心恶 愤怒和嫉妒 谄媚和傲慢 侵人害物。这些都是自作自受的众生识。它们不是佛的知识"。这些话说得非常好。让我们了解邪知邪见的含义。既然我们知道了 那我们就应该改过自新。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善导梵修平台 善导梵修平台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