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尘世的智慧:佛法带给我们的心灵启示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862次

消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

2006年9月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演讲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星洲中华总商会与海外华侨华人共聚一堂,畅谈佛教的真理!借此良机,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世人对佛教的一些误解。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佛的真理不是从外面得来的。然而,由于世人不了解佛教的真理,因此产生了误解和障碍,从而无法信仰佛法。今天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对佛教有信心和理解,但如果想让大众对佛教有信心,就必须解释自己的误解:

一、爱国者对佛教不适合国家兴旺的误解:有一种富于爱国之心的人,热爱国家大众,想使自己的国家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得到幸福荣华之美。这种人很光荣,但往往不信佛,因为他认为佛教虽然博大精深、神秘莫测,但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其实,这种心态纯属误解。他不知道佛教是适合爱国的,是可以帮助国家繁荣昌盛的,是不会干扰爱国行动的。比如,古代最信佛的阿育王和仁波切王,就是靠信佛统一和繁荣了国家。在旧宗教(即婆罗门教等)复兴、佛教衰落之后,他们的印度国家也随之衰落。- 佛教衰落后,他们的印度国家也随之衰落。又如我国唐太宗、明成祖时代,佛教最为盛行,国力也很强盛。明末清初,佛教被广大民众摧残,导致国家衰落。如今,日本和暹罗是亚洲信奉佛教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信仰佛教并践行我们平时看到的僧尼只是佛教僧尼中的一小部分,怎么能用他们来代表博大精深的佛教呢?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彻底消除不必要的误解,然后再看左边的表格,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佛教徒┌超人佛教徒┤佛教┌宗派──宰君长老└佛教└人民佛教徒┌佛教的纯信徒└宗派┤┌佛教的修行者┤僧尼└俗家修行者

第三,经济学家把佛教徒当作利益分享的误区: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人人都能获利,人类生活就能得到发展,富裕的幸福就能共享;因为他们注重利益共享,所以厌恶佛教徒,认为他们是人类的疣,是分利不分利的寄生虫,认为佛教不可信,长期信仰对人类有害,这是一种真实而极端的误解!我们必须认识到,信佛是信佛,做事是做事。佛教徒可以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不能诋毁他们唯利是图。况且,天下人都是互利互惠的。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互利互惠,应予公正评判。就是说,佛教僧尼,若能求佛真理,启迪世人,从而提升道德心,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所谓以弘法为家业,以利生为事业,如佛教僧尼不是唯利是图不分,而是间接直接为众人谋利益,是无穷的!

四、世人学佛一定要出家的误区:有的人想学佛,但学佛一定要出家,这样就不敢学佛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要知道,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出家只是学佛的一种,在家也可以学佛,但要明白佛理,潜心修持,这样才能达到人人皆可成佛的境界。参照第二条的解释,自然一切无碍。

五、热心世事者,以佛教为消极误区:想救世救人者,以佛教为消极,不能利益人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要知道,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小乘是自利利他的,虽然在修行时看似消极,其实是以小乘为阶梯,达到大乘积极救世的目的;而大乘菩萨则是纯粹积极的自利利他行为。因此,佛教不仅不是消极的,而且是积极中的积极!

六是懒人觊觎山林清净的误区:有些人生性懒惰,梦想出家,以为闲居山林就能得到快乐。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应该分清真与假、善与恶。这种人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为什么呢?如果他们是真正的佛教徒,虽然身在山林,但他们并不贪图清静和幸福,而是在为救人做准备。如读者于小、中、大学之景,是使将来济世利人之用也。至所谓清净二字,佛家将天下人口治理而极善清静之意,非懒惰贪闲之人所能当此也。

七、无人执着空灭为佛之寂灭的误解:有人执着空灭一切无为为佛之寂灭,这也是一种误解,而不知佛经中所谓:'诸相寂灭,不可宣说'之义也。总之,佛家的寂灭,是指世间能够太平无事,彻底安宁,没有内劫之苦,没有外侵之患,即一切不好的事情都完全没有所说的寂灭。由此可见,"寂 "字是世间人类共同的希望。

八、作者对怕佛说空消除了人世间的误解:有的人对佛经中所说的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误认为是佛说空,如果相信佛说空,将来人世间也会为之消除。如果相信佛法,人类世界也将为之消灭。如果因为恐惧而不相信佛法,就不知道佛陀说法的目的。佛陀说法时,对一无所有的人说有,对有所得的人说无,是为了破除他们的执念,让大众了解人生和宇宙的真相。

以上所言,只是对世人对佛教误解的简单说明,尚未触及佛教的正题。太虚在邢州尚有时日,改日再与大家详谈佛教的真谛。(宁太云集》)(载《海鉴》第 7 卷第 10 期)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善导梵修平台 善导梵修平台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